为响应团中央学校部组织开展的“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和重庆大学组织开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实现中华文化符号的聚焦推广,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巴蜀材人”社会实践团于2018年7月21日来到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西江千户苗寨进行了“一带一路,中国形象”主题调研。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之一,这里保存着独具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养育着勤劳质朴的苗族人民。为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和宣传中国符号,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西江千户苗寨,抵达之时,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掩在大山里的苗寨吊脚楼如瀑布般地从山间倾泻下来,竹黄色的房屋,黑灰色的房顶,间有绿树点缀,山间梯田最为独特,放眼望去好似一幅熠熠生辉的画卷,在沉稳的积淀中透露着民族的内涵。首先社会实践团走访了苗族文化博物馆,见到苗族人民在节日、服饰、农作、医药、音乐等方面的取得的成果,领略和认识到中国苗族漫长的发展历史。接着,社会实践团顶着烈日的炙烤,沿着蜿蜒崎岖的石板路,来到了位于半山的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在此了解到西江苗寨开发十年来的变化和当地居民生活的改变,并有幸采访到在此驻村田野调查的贵州大学民族学研究生卢凤滨,对于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与保护他这样说到:“对于西江千户苗寨的原生态保护和中国苗族的发展,是以一种开放式的模式,以经济发展带动民族文化的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反作用于经济的提升。”
此次“一带一路,中国形象”主题调研,在西江千户苗寨所见所感给社会实践团成员们都留下了深刻映像,独具特色的吊脚楼鳞次栉比,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种类繁多,精致的银饰琳琅满目,都象征着这个古老的民族神秘又美丽的中国符号。“巴蜀材人”社会实践团队长张宇感慨:“国家致力于保护西江的原生态,从祖上传承的民俗和传统无不闪烁着东方民族民间文化的光彩,透露出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那种大山的平实,民风的朴实,遥远的真实,无不令人沉醉和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