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荟萃 >> 正文

文艺荟萃

筚路蓝缕山林启,继往开来传承新 ——探寻川剧著名科社“又新科班”史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2019-08-20 09:27     拟稿人:刘明浩 余伶娜   审核:夏汝立     点击:[]

溯源之行,高歌猛进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戏曲活动也在全国遍地开花。新时代下的我们当高举文化传承的大旗,一路高歌猛进,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

重庆大学作为国家首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川剧),在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的同时“文化寻根”的系列活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寻根溯源——探寻重庆大学川剧史”的实践活动拉开了重庆大学幽兰戏曲社文化溯源的帷幕,反响热烈!本次实践活动是继“重大川剧史”后对川剧著名科班“又新科班”的又一次历史探寻活动。在历史的长河中寻觅前人的足迹,探寻这段被尘封已久却又历久弥新的辉煌历史。

前人指津,暗室逢灯

2019年7月11日,重庆大学幽兰戏曲社暑假实践团来到了重庆市文化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老师周津菁的带领下开展了探寻“又新科班”相关信息的活动。

得知成员们的来意后,周老师带领着成员们径直前往资料室。一番交谈后,成员们了解到“又新科班”部分前辈的现状,周津菁老师还向我们推荐了相关书籍《名丑艺谈》,书中详细记录了“又新科班”座堂老师周裕祥的一生。在周津菁老师提供的关于重庆川剧的典籍和陈年杂志中,实践队成员们在《中国川剧史》等著作中终于查找到部分“又新科班”的珍贵史料。



                                    (图为实践队员与周津菁老师合影)


   在此之后,实践团的成员们与重庆市文化研究院的老师一起探讨了如何发掘和整理川剧史等相关问题,老师给予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周津菁老师建议成员们到重庆市川剧院去获得更为完整的“又新科班”资料。而拜访在世的前辈则是此次实践活动的核心,在文化研究院,周津菁老师提供了具体的名单和部分前辈的联系方式。

 杜建华老师是做川剧研究的行家,在川剧界享负盛名。在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成员们询问了杜老师一些关于川剧以及又新科班的研究方法。老师对我们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在谈到研究方向时,老师首先是称赞了我们的研究很有新意,弥补了现“川剧班社史”研究的小小缺漏;接着,她提到研究时应该以口述资料为整理重点,在汇总时须注意多方印证,避免偏听偏信。

                     

186CD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与杜建华老师交谈)


  老师的教导详细而生动,成员们受益匪浅,也为实践团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指明了方向,成员们犹如暗室逢灯。而这黑夜中的点点萤火,正指引着实践团成员们迈出更为勇毅的脚步!


  峥嵘岁月,风采犹存

——采访又新科班老艺术家

2019年8月13日,正值成都烈日当空,重庆大学艺术团幽兰戏曲社实践队的队员们开始对又新科班的老师们进行采访活动。 

      

(图为“又新科班”全体科生合影 )


实践队队员先是来到了川剧名角刘世玉老师家中。老师已经八十有余,却仍旧精神矍铄,鹤发红颜,依稀能见当年闺门旦的端庄淑雅。队员们向老师询问当年又新科班的招生情况和训练方法,老师都细致地一一道来,队员由此了解到,当年科生们几个月就能上台演出背后的辛苦。

“当年我们在阁楼上练功,楼梯口的门都是上锁的……(房间)既是食堂又是练功房,吃饭就把桌子搬下来,八张摆开,大家吃完又把桌子收好,继续练功。”当实践队队员们问道当年有没有休假时,老师笑着摆摆手:“哪来的假期啊,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功,很辛苦的。”这让实践队队员们真正理解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与刘世玉老师交谈)


  离开了刘老师的住所,来到清新安静的杏檀茶舍,实践队队员们有幸与远道而来的又新科班老科生、著名的川剧文武小生——肖又和老师见面。肖老师当年随中国川剧团赴东欧四国访问演出,在国外演出后,反响热烈。回国后,习仲勋负责接待中国川剧团。后在北京的演出,杨尚昆,罗瑞卿、叶剑英、聂荣臻等人前往观看。而且肖老师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和重庆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给重庆大学川剧队排的川剧《柜中缘》在红岩工地上进行了演出,好评如潮!


1538A


(图为重庆大学川剧队队员卢铁鹰、郑鸿英、任世漫和杨盛华在红岩工地参演肖又和老师排导的川剧《柜中缘》)


回忆起当年的科班岁月,除了练功的艰辛,肖老师还特别强调:川剧是舞台艺术,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们跟着老师上台……当时都是些名角啊,我们就算在舞台上站群角,也能学到很多老师的身段、动作……舞台实践是戏曲的基础,当时的上台机会多,我们也就学得多、练得多。

老师还告诉队员,又新科班作为解放前的最后一个川剧科班,他们在旧社会训练,在新中国成名,是机缘巧合的一代,因此,时代也是塑造又新科班名角辈出的重要原因。


26A73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与肖又和老师交谈)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啊。”老师这样说着,声音也不禁高昂起来,“在旧社会,我们是下九流,被称作戏子,但新中国不一样了……国家给了我们出国的机会,我们到苏联、德国、法国……场场爆满!外国人也喜欢看我们的戏,回国后还受到了表扬,说川剧争了光!”


17984

 (图为1959年中国川剧团在欧洲,左起分别为肖又和、刘又全、丹娜、袁玉堃、刘世玉)


拜别肖老师,队员们还见到了川剧名旦张巧凤老师。老师很高兴地分享了当年的演艺经历,并指出现在川剧的教学应该将演出和教学相结合综合授课,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培养学生。

20714

(图为实践队员与张巧凤老师交谈)


 谈及重庆大学川剧的现状,几位老师在了解重大川剧的发展后都进行(给予)了肯定。他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有更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愿意抽出自己的空闲时间来学习传统戏曲,继承传统文化。老师们还细致解答了队员们关于行当之间细微区别的疑问,并亲自示范了一些经典的唱段,队员们获益匪浅。

 

文化寻根,世代相传

知来处,方能明去处。实践团对川剧“又新科班”历史的探究始终秉持传承川剧历史的心态,对川剧发展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资料进行相关的完善。这也能更好地帮助队员们理解川剧、获取其精髓,学习前辈们的经验,从而更好的在校园中宣传川剧这一戏曲艺术。

水有源,树有根。探寻川剧文化发展的过程是对文化的一种信仰。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是国家的底色”,追寻川剧发展历史的我们也希望在各类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让川剧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让川剧文化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让致力于为川剧做出贡献的人们更加坚定,明晰未来的方向!

传承川剧文化,我们将一直在路上。

370F5



上一条:走进七彩云南,传承中华文化 下一条:“舞动青春 燃动重大”——重庆大学第一届...

关闭

首页
工作动态
院系风采
通知公告
文件转载
志愿服务
创新创业
文艺荟萃
缤纷社团
思想引领
组织建设
学生会
活动预告
研究生会
最新动态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