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缤纷社团 >> 正文

缤纷社团

“重庆性格”,你知道多少?

2013-03-21 10:29     拟稿人:   审核:     点击:[]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城,城头没得神住了一群重庆人;男的黑耿直,女的黑巴适,火锅没得海椒他们从来不得吃。”2006年红遍全国的电影《疯狂的石头》,以一首《我是重庆崽儿》将重庆人直率火辣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重庆,走进重庆,进而爱上重庆。

2013年3月17日下午,由重庆大学科协、重庆大学创新实践中心主办,重庆大学科普爱好者协会承办的“新觉沙龙”第二期“重庆性格---从巴人、巴文化说起”在虎溪校区第一实验楼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开讲。来自人文高等研究院的贾雯鹤教授从神话和巴蜀文化出发,全面为大家分析重庆人的“重庆性格”。

“咦,这个沙龙好特别,还给我们发明信片!”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将一张张制作精美的明信片发至各位同学的手中,并告知他们写上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对“重庆性格”的最初印象。“我觉得重庆挺好,就是‘睡衣党’太多,他们怎么就能够那么随性的穿着睡衣去超市饭店什么的呢?!”来自土木学院2010级的阙显阳坦率的写下了自己对“重庆性格”的疑惑,直白而幽默的表达引得在场同学哈哈大笑。

随后重庆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的贾雯鹤教授通过讲解“巴的定义”、“巴的历史”、“巴的传说、图腾、文字”,“巴的艺术、建筑”等话题,层层揭开重庆人背后的性格特点。“古之巴国,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贾教授引经据典,生动的为大家剖析“重庆性格”的点点滴滴,最后贾教授表示,文化的棱角在当今世界日益消失,最终将走向趋同,他的观点也得到了不少在场同学的认同。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里,2011级经管学院的罗尧抛出关于“成都与重庆文化差异”的问题引起了同学们“唇枪舌战”,他表示自己作为成都人,却总被拿来与重庆人比较,一部分重庆人对成都人甚至四川人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偏见。而2012级光电学院的庞圣籍却站出来为“重庆人”辩护,“比如重庆菜想要脱离川菜,成为独立的渝菜派系,被说成是故意和四川划清界限,其实我们都知道重庆菜和四川菜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偏辣一个偏麻,本身就不同的口味为什么非要划在一起呢?渝菜的独立可以说是顺应时代,而不是故意与四川作对。”一来二去的辩论活跃了沙龙现场的气氛,更开拓了在场同学的思路,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

最后,重庆大学科协秘书长、处副处长刘敢新老师做出了总结,性格并无好坏之分,重要的是扬长避短,学会包容,兼收并蓄,客观认识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他以老成渝高速为例子,形象的讲述了重庆人“遇山开山、遇河架桥”的耿直与成都人“公路绕山而行”的温和,二者交融,相得益彰。使参与沙龙的同学对“重庆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为这次的沙龙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新觉沙龙”的负责人之一的杨倩同学坦言,第一次沙龙还是有缺陷,“秩序还比较混乱,主要体现在开场前大家的配合,灵活度,以及设计的互动环节。”但是这次沙龙远远超出她的预期,“大家真的很棒,我们从无到有付出了很多艰辛努力,今天终于也算见到了成效。今后一定会越走越好,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新觉沙龙由重庆大学科协、重庆大学团委指导,重庆大学科普爱好者协会主办,定期开展主题沙龙活动。沙龙跟踪学术前沿、关注社会热点,传播最新锐的思想,探讨前沿科学技术,倡导“以敏锐的嗅觉感知世界,以科学的力量改变世界”,为师生提供打破专业壁垒,感知多元文化,自由探索与交流的平台。

上一条:风筝与诗 下一条:Power in the career激发无限职能量

关闭

首页
工作动态
院系风采
通知公告
文件转载
志愿服务
创新创业
文艺荟萃
缤纷社团
思想引领
组织建设
学生会
活动预告
研究生会
最新动态
推荐新闻